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從「國際級賽事」看「國際級城市」

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馬拉松(即渣打馬拉松,下稱渣馬)今天舉行,一如前幾年,參與賽事的人數再創新高,而當中則以參加十公里賽事的人數最多。縱然人數每年上升,但參加者對渣馬的負面評價亦是每年上升。除了批評香港濕度太高,不宜比賽、賽道太多斜路、賽道太逼之外,更有人認為渣馬只是名義上的「國際」,實際上仍遠不及國際水平。

渣馬舉辦至今已經有超過十年,由當初不足一萬人到今年超過六萬人參與,其成功是有目共睹的。那為甚麼說這「國際馬拉松」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先說點基本資料,渣馬最多人參與的組別是十公里,其次是半馬拉松,最少人參加的反而是全程馬拉松,只有區區八千多人。近年,有鑑於報名參加十公里跑的人數急劇增加,賽會亦很「識做」地多開幾個組別,一方面讓參加者「一家大小」來參與,另一方面賽會亦可賺多些利潤。香港人工作忙碌,能捱得完全程或半程馬拉松的人不多是正常的,而參加者抱著參與一年一度嘉年華的心態來參與比賽亦是無可口非。然而,依近年所見,嘉年華的氣氛似乎有點喧賓奪主,以十公里賽事為例,當中真正有競爭意義的組別恐怕只是「十公里挑戰組」。至於其他組別,得罪說句,有心為賽事練跑而抱著「競技」的心態來比賽的人真的不太多。別忘記,這是一項體育比賽,參加者至少也不應抱著「柴娃娃」的心態來參與吧。這個「國際馬拉松」究竟是一項體育比賽,還是只是一個萬人嘉年華,也不用多說吧。

長跑愛好者莊曉陽撰文,認為渣打辦了十多年仍未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馬拉松」,主要原因有兩個:政府對體育項目的支持有限及香港的體育文化仍未成熟。相信沒有人會認為香港政府對體育、文化等「非地產項目」的支持是足夠的。一直以來,香港政府都十分希望利用渣馬、西九文化區等大型項目來將香港打造成一個與紐約及倫敦齊名的國際城市,所以政府不惜工本花巨額投資在建設西九,又「不惜」封掉香港繁忙的街道及大橋來進行馬拉松比賽。但在此要點出的是,香港政府的邏輯永遠是本末倒置的。試問用一套「經濟思維」與「賺錢邏輯」來辦一項體育運動,其底蘊不過是經濟考慮,對體育文化的成長又有何幫助?舉個例子,自從政府成立了精英體育項目之後,政府對體育的資助一直嚴重傾斜往數個精英項目,因為這政策就是利字當頭,即「要有成績,政府才會資助」,但很多受歡迎的體育項目卻長期受到忽視,以致它們的場地、運動員的訓練質素及運動員的水準一直停留在業餘的水平(即使是號稱「職業化」的足總,其制度與設施也不過是業餘級數)。這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精英項目受極度的重視,甚至不惜引入「國援」來爭取好成績,而其他體育項目的水平卻毫無寸進,對社會的體育文化的萌芽,甚至港人參與體育的意識毫無幫助。沒有健全的體育文化作基礎,參加馬拉松的跑手只會聽到途人大罵「你班人真無聊,阻住地球轉」,而不是歡呼打氣聲,試問這如何叫國際級的跑手來港參加比賽或吸引遊客來觀戰?而渣馬又何德何能稱得上是「國際馬拉松」?

事實上,體育文化在香港不可說是一潭死水。參加渣馬的人每年增加便是很好的例證,而即使當中有不少是抱著參加嘉年華心態的人,也可以證明跑步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項陌生的運動。而當我們看見香港足球隊在東亞運奪金而全城狂熱時,我們知道即使是一些在國際賽沒有好成績的體育項目,在港人心目中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政府要令香港的體育文化更成熟,從而令在港舉行的大型比賽更國際化,並帶來政府想要的經濟利益,要做的不是像搞一個地產項目般辦體育項目,而是要讓每一項體育運動有機會萌芽。在支援職業運動員的層面,為他們興建足夠的場地(少一點豪宅可以嗎?)、有足夠的訓練資金(2010年財政預算對體育項目的撥款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推動體育總會的改革,令其管治模式得以革新,務求令業餘的總會及體育會更具規模,職業化的總會更「職業」。而當不同體育會及體育總會發展成熟,自然能在社區及學校層面推廣不同的體育項目及訓練,令體育文化得以在社會植根。有了深厚的體育文化來支持,香港的國際級體育賽事才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賽事氣氛才會好,才能吸引國際級的運動員與不同國家的遊客,這樣的城市才算得上是國際級。

國際級的體育賽事是一個國際級城市的元素,而不是打造國際級城市的工具。要打造一個國際級的體育賽事,體育文化是先決條件,而體育文化亦不是靠一、兩個體育盛事而「爆」出來的(想當年香港政府申辦東亞運的其中一個理由是要建立體育文化,大家現時可以評估一下成效如何)。體育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渣打馬拉松要成為一個真正的「香港國際馬拉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