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 星期二

文革風風向

以往經常會看到這類新聞:

//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昨日舉行規模龐大的「反佔中」萬人盆菜宴,筵開1100席,1.3萬名市民共聚上水河上鄉,齊聲反對違法亂紀的「佔領中環」行動。//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舉辦的《基本法》研討會,飲食環節佔了大部分時間,真正討論政改約半小時,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發言以及答問環節,3 條提問都是來自主家席,問及公民提名、佔中和泛民主派到上海談政改。提問完結後大家拍手,譚志源和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亦陸續離開,之後在場者全程進食,現場雖有15 個基本法展板及政改單張,但沒有人離開座位駐足觀看。//

//民建聯昨午在華貴邨社區會堂舉行政改座談會,聲稱收集政改民意,更請到梁愛詩、周融做主講嘉賓,可是論壇安排卻與收集民意背道而馳。現場約300名長者、街坊,似為民建聯預早安排的「自己友」。為防傳媒及公眾提出尖銳問題,一度「封館」禁止傳媒在場。//

以往我們會當笑話般看,恥笑政府和建制派打龍通搞活動自撐,或者恥笑他們搞飲飲食食活動收買人心。我不斷在想,他們明知這類活動這樣廢,又明知會支持他們的一定會支持他們,那為何還要花錢花人力物力搞,還要派高官、親中大人物出席?一個解釋是他們要製造民意。另一個解釋就是他們是要透過這類活動向上頭交數。上頭,即中央政府。他們覺得這樣可以交數,是因為中央政府山高皇帝遠,不知這些活動有名無實。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了,上頭終於知道你班契弟hea搞,現在開宗名義「不橡皮圖章,不要忠誠廢物」。「忠誠廢物」所指的,應該不局限於黃定光或梁志祥這類開會瞓覺或連議事規則都不懂的個別廢人 ,而是泛指建制派不能再只做有名無實的垃圾活動。以後爭取人心的工作要認真搞,不能只在數簿上報人頭交差了事。

「忠誠廢物」論之所以重要,不是因為我們可以坐定定食花生睇建制派內部自鬥,而是因為這意味著文革風終於開始由針對政府內部、民主派頭目及曾表態的知名人士,吹到民間日常生活層面。因為建制派要鬥紅鬥忠誠,必定會開始用更高壓、更強迫性的方式「爭取」支持,動員大眾。這種動員,相信不會止於以往周融式簽名活動吧。香港人的背部骨質健康程度,真正考驗來了。

2021年3月5日 星期五

沒有恐懼的理由

 一直以來,我都不認為中共政權近年(即2014年後)的對港政策是經過仔細計算得出來的周詳計劃,而是因應國內、外形勢,以及香港本土力量掘起而見步行步得出來的結果。與其討論中共政權如何透過監禁和監控去為香港社會製造恐懼,不如討論中共自身的恐懼。

恐懼在政治行動中是雙面刃。對民間社會行動者來說,恐懼會令人對集體行動卻步,而克服恐懼則是參與行動的最低門檻。對當權者來說,恐懼社會變革及失去權力會令他們加大力度打壓,但同時又可能間接製造社會變革的契機。例如社會學者Jack Barbalet的研究便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之後的英國,英國政府因為懼怕急速掘起的工人階級力量,所以逐步將工會分子納入體制,讓他們參與決策,平息激進工人運動。這一舉動看似是「行政吸納政治」,但確實令工人薪酬及福利保障得到提升,而選舉權亦得以擴大。

回到今天的中國,可以令當權者恐懼的事多的是。先不計香港、新彊的反對力量。經濟下行(詳見孔誥烽教授的多篇分析)、中美關係、中共內部權鬥等等,都足以令決策者(數到最後,即習近平本人)做出看似合理但其實錯誤的決定。我們當然不能用上述英國的正面例子直接比較,畢竟會否出現正面的結果必定取決於很多未知因素。但重點是,社會/政治行動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為它們除了有我們眼所能見的後果(manifest effect),亦必定有隱藏的後果(latent effect)或不經意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所以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轉折點(critical juncture)。例如近日傳出的選舉制度改革的新聞,隨時大大削弱民建聯的力量(詳見林輝的分析)。將來沒有了民建聯的蛇齋餅糭和地區動員,有誰敢肯定選舉制度改革一定有利當權者的長治久安?比賽一日未完,一日都未知最後結果呢。

處身極權社會及鬥爭年代,重點是調整希望的timescale(這一點我之前說過,但錯手delete左個post)。我們不要期望一些眼所能見的效果,也不要執著計算每一個行動的成功率,因為這些東西現在都變成unforeseeable,做好當下最immediate可以做的事,就是最好的處世方式。只要你還有自己的崗位,就在該崗位努力,那怕只是令一個人由藍轉黃,那怕只是自己真誠磊落地做人,那怕只是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有尊嚴的人。我肯定有些人會很看不起(或者嚴重誤解)everyday resistance的意義和力量,但做好自己範疇的事,對於整場抗爭運動即使不是sufficient condition,也是necessary condition。何桂藍可以在法院內腰板挺直,其實每個人每日在每個生活範疇都可以。

對家而家驚到瀨屎瀨尿,我地有乜好恐懼?有乜需要失去希望?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搬到哪裡,都是一撚樣的

轉不轉mewe?用不用signal?我個人好港豬好隨波逐流好無主見,跟大隊大家用乜就用乜。我向來唔會放太多嘢喺facebook,兩袖清風;whatsapp也從不backup data,要搬就搬。無所謂的原因,不是因為視mewe / signal為應許之地,而是因為我覺得,搬到哪裡,都是一樣。正確點說,搬到哪裡,都是一撚樣。

我相信大部分人思考是否轉場,都有起碼三個考慮:1) 平台是否獨立自主、2) 去中心化、3) 私隱保障。

關於1:很多人都視一個獨立自主而且非牟利的網絡平台為應許之地,十多年前的facebook就是如此。問題是,當一個平台開始擴張,甚至變成跨國企業,就會開始滲透著不少政治和經濟元素。但反過來,如果一個平台長期保持獨立自主而且非牟利,它的生存能力又有多持久?影響力又可以去到多闊?我想,獨立自主而且非牟利的網絡平台的確是存在的,但要數一個生命力強又有聚眾能力的平台,我想不出有哪個(連登這例子仍有待觀察)。因此,大家可以想像,若干年後的mewe,可能也會變成今日的facebook。網絡平台這回事,搬到哪裡,都是一撚樣。

關於2:一個有聚眾能力的平台是否能夠做到完完全全的去中心化,我本身就有懷疑。正如一個facebook page,一個網絡KOL的意見,本身就是一種具大台型態的東西。當然,在商業化的網絡世界下,很多企業及政治人物可以花錢在網絡上帶風向,影響輿論。因此,去中心化這個問題,很取決於用家的自省能力。如果你滿足於網絡世界內的echo chamber effect,那麼搬到哪裡,都是一撚樣的。

關於3:對於很多人來說,用一個網絡平台或手機app,只要私隱條款不是太過份,也不會太在意,畢竟這是方便性與私隱之間的取捨。因此,私隱保障這個問題,其實也很視乎用家的自省能力及敏感度。如開首所言,我向來不會放太多東西於網絡上,有時甚至會用一個鬼email account登錄某些網站。但如果你是一個乜鳩都擺上網的人,那麼沒有甚麼網絡平台是絕對安全的。最近有人指出mewe的私隱條款其實比facebook也不是好很多,所以大家不要期望在商業世界內,有私隱度百分百安全這回事,所以搬到哪裡,都是一撚樣的。

那麼轉場的真正原因又是甚麼呢?於我來說,轉場的本質就是一場消費者運動。一間企業(corporation)之所以是企業,是因為它既有富可敵國的財力,又有影響眾生的能力。但消費者仍可以vote by feet、運用其力量作良心消費,推動企業對社會負責(亦即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當然,如果你從一個極品級左膠的角度出發,你一定會覺得推動企業負社會責任本身不能改變資本主義一分一毫,是沒有意義的。但消費者運動最重要的影響力,在於它可以告訴企業巨鯨,we are watching you,咪諗住亂來。

總括來說,不要期望商業化的網絡世界有甚麼應許之地。世界有太多二元對立,但事實是:地球上沒有用這個等於藍,用那個等於黃:也沒有用這個等於不安全,用那個等於安全。重點始終是用家本身對於網絡世界的反思能力,以及對網絡安全的敏感度。

而最最最重要的,其實是即使老大哥在現實/網絡世界監察著你,你有沒有那份有乜講乜,說出真相的勇氣。如果你無,那麼搬到哪裡,都是一撚樣的。

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Can we compare the occupy action in the US Capitol with thos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Violent clashes with police, storming the legislature, vandalizing properties in the parliamentary building …… All these happe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e of the most well-established democratic states in the world. The event in the US Capitol shocked the world and an interesting narrative followed. Messages from Chinese netizens flooded the Internet, trying to discredit the overall desirability of democracy and accusing Western media and politicians of upholding a “double standard.” They proclaimed, whereas the Western world blamed pro-Trump protesters as “mobs,” it praised activists in Hong Kong who broke into the legislature in 2019 as “democratic fighters.” This comparison is at once intriguing and confusing. Even CNN 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t, Will Ripley, made a similar tweet in Twitter [1].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claims are justified, let us first review two earlier occupy protests occurring in 2014 and 2019. 

The first case that needs to be reviewed is the Taiwanese Sunflower Movement in 2014. Since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early 2000s, the Beijing government has been using its economic power to entice Taiwan to establish a closer relation with mainland China—first economically and then politically.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uling party of Taiwan from the pro-independenc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to the pro-unification Nationalist Party in 2008, a free trade pac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 was signed between the Beijing and Taipei governments in 2010 and the 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 (CSSTA) was added under ECFA in June 2013. Worried by the potential economic co-optation by an authoritarian state and angered by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the local legislative process, Taiwanese student activists stormed the Legislative Yuan in March 2014 and occupied the building. Despite the relatively confrontational tactic, the occupation received widespread support from the Taiwanese society since the activists had exhausted all sorts of peaceful means before undertaking the break-in action. Having occupied the parliament for 24 days, the action successfully force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o put the CSSTA on hold and safeguarded the corrosion of democracy in Taiwan. 

Five years after the Sunflower Movement, activists in Hong Kong learned the tactic from their Taiwanese counterparts and launched a similar action. In 2019,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KSAR) government proposed to amend the Fugitive Offenders Ordinance, which, if passed, would allow for extradition requests from authoritie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Macau for criminal suspects. Being proposed at a time when the crackdown on 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wa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law amendment, which would send Hongkongers to China, the sovereign master of Hong Kong and an authoritarian state lacking the rule of law, evoked a great fear in Hong Kong society that political rights and civil liberties in the city would further deteriorate. Without a democratically elected legislature, Hongkoners had no choice but resort to street activism. 1.03 million and 2 million people took to the street on 9 and 21 June 2019 to make a vocal rejection of the law amendment. These peaceful and non-violent demonstrations however did not receive any positive response from the HKSAR government. Young protesters therefore decided to storm the Legislative Complex on 1 July 2019, trying to force the government to withdraw the law amendment. As in Taiwan, this relatively violent break-in action did not receive much condemnation from the local society—except criticisms from pro-Beijing media and politicians—because it was broadly perceived as an action trying to push the adamant HKSAR government heed public opinion and resist the political intrusion of the authoritarian, Communist China.

With the above details in mind,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ases in East Asia and the protest in the US. The tactics of these occupy actions might look the same, but their nature is totally different. While protest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imed to defend civil rights and liberties and counter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way of Communist China, the pro-Trump rally was an attempt to overturn the result of a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election—a result that has been endorsed by courts in the US. Coinciding with the arrest of 53 pro-democracy activists, legislators and supporters in Hong Kong, the protest in the US Capitol rendered 6 January 2021 one of the darkest days in the history of democracy [2]. Equally important, the case reminds us that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and claims of different protests so that we can make contextualized comparisons and avoid producing myths in popular narratives that would lend leverage to anti-democracy voices.

Inside the Legislative Complex on 1 July 2019 (1). Photo courtesy: Stand News
Inside the Legislative Complex on 1 July 2019 (2). Words on the paper (top right): “Payment is in the basket.” Words on the paper (bottom right): “We are not thieves and we paid for the drinks.”

[1] https://twitter.com/willripleyCNN/status/1346945349315747841

[2]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the mass arrest, which was made in the name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legislated by the Beijing government last year to arrest 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in Hong Kong, was well-crafted to avoi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since all media focuses were put on the ratifying process of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result on this day.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關於蘋果日報和黎智英

 自蘋果日報創報以來,我已是它的讀者。但老實說,我對蘋果日報從來沒有甚麼深厚感情。我不會像某些朋友般覺得蘋果日報是公義、良知和新聞自由的化身。我只會覺得它只是一份商業為主的民粹報章。我尤其記得2011-2012年間,在梁振英「嗰朵」未係咁臭之時,蘋果日報正是在輿論層面上砌低不知民間疾苦的唐英年,然後將梁振英演繹為基層發聲的推手之一。我對蘋果日報的觀感,甚至不如某些評論員般,覺得有蘋果日報,起碼代表香港仍有「多元」聲音。我只會覺得,有蘋果(特別是體育版),生活多一點趣味;沒有它,也可以讀明報、端傳媒、立場、News Lens ……

對於黎智英,我更加沒有感情可言。對於這個人,我從來只抱一份好奇和疑惑。我總是不太明白,為甚麼中共一定要啄著這個人不放。黎智英是有錢,但絕對不至於富可敵國。說黎智英用「黑金」資助民主運動,這種論述根本只能夠用來呃阿婆。黎智英的確不時參與國際遊說,但論影響力,他在整個民主陣營中又算老幾呢?黎智英也無疑是民主運動中其中一位具影響力的人物,但在運動參與者心目中,又有幾多人是因為黎智英而被號召出來呢?

若果這仍然是2003年那個依靠大眾傳播媒介的年代,我仍可明白為何中共要針對「一報一刊兩支咪」(註:意思是蘋果日報、壹周刊、黃毓民和鄭大班)。因為那時蘋果和黎智英的確有有形的影響力。但在這個無大台、傳統媒體頂多是資訊來源「之一」的年代,我不明白為何中共仍覺得有必要對蘋果拉人封艇?

直到近期整理報章資料,我開始有些頭緒。原來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內地官媒,「三日唔埋兩日」就會以黎智英或「禍港四人幫」(即黎智英、李柱銘、陳太、陳日君,近年陳日君漸漸隱退,所以換上了何俊仁 (??!!) 的名字,夠有趣未?)為題材發表評論文章,內容大多是是甚麼勾結外國勢力、賣港、漢奸、毒果、毒媒等等。按邏輯,這些文章的讀者是內地人。這些文章的目的,除了是向內地人述說香港近年「暴亂」的「實況」和「主因」,更重要的恐怕是用來配合中共的民族主義工程。民族主義,特別是極端民族主義,需要一個「他者」作為敵人去維繫「我們」,鞏固政權認援性。正如當年德國需要猶太人,今天的中共則需要一大堆「港奸」來營造內憂外患的危機感。

美國剛剛公佈制裁真‧禍港11人的名單,中美金融戰即將開打,中共黔驢技窮,無法以同等力度的制裁來回應,唯有以「掃場式」查封蘋果,透過製造內部敵人來放大外部敵人的威脅,擺出一副「老子不怕你」的氣勢,同時合理化中共極權的存在需要。甚麼分裂國家、勾結外國勢力、國家安全,不過是幌子。

大國搏弈,港人成為磨心。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被 DQ 後,民主派需要的不是 plan B

在中共鐵了心和世界(西方)對抗的大環境下,民主 / 本土 / 抗爭派被大規模 DQ 本是意料中事。昨天一看被 DQ 名單,令我驚訝的是名單上居然出現梁繼昌和郭家麒兩個名字。吓,梁繼昌喎,郭家麒喎⋯⋯

這一 DQ,無非是為香港的「虛擬自由主義」(羅永生語)正式劃上句號。香港不會再有半桶水民主讓「中間溫和派」抱有幻想。香港也不會再有所謂的「又傾又砌」模式去讓「對話派」有生存空間。

DQ 已成定局,而無論之後的立法會選舉延期與否,往後的議事廳亦只會容得下對中共「底線」全面服從(或至少不會嘰嘰趷趷)的「議員」。而中共的底線,就是不能挑戰中央全面管治權,不管那是打著國安法、國歌法還是國教的名義。同時,中共要做的,就是將一切(曾經)主張本土 / 港獨的(如鄭錦滿、劉頴匡)、與西方有來往的(如黃之鋒、楊岳橋、郭榮鏗)、有群眾號召力的(如岑敖暉、袁嘉蔚、立場姐姐),全面切割出去,不容許他們有一絲生存空間。

那麼民主派的對策,是不是要找 plan B 再選?我的答案:不是。取得「35 +」固然是好事,但北京不會眼白白容許民主派得利,進而在特首選舉中「和平變革」。但更重要的理由,是我認為官方的「立法會」,根本不應是民主派的主戰場。我始終認為,民主派的戰場是在民間。

這裡要提一個民主派初選期間,我一直在想,但因為忙到發紫而無時間寫出來的疑問(或想法):如果 90 年代至 2000 年代初,以民主黨為首的民主派所用的「又傾又砌」模式是議會抗爭模式 1.0;2000 年代中期社民連及人民力量帶起的肢體抗爭是議會抗爭模式 2.0;傘後朱凱迪、姚松炎及他們身後的本土研究社團隊的政策研究是議會抗爭模式 3.0;那議會抗爭 4.0 應是甚麼樣子?應該有甚麼新元素呢?

否決財政預算案和一切不合乎公義原則的議案是新元素嗎?對我來說,那其實有些少新瓶舊酒,因為傳統民主派 70% 時間都會做,但因為要照顧界別利益,所以其餘時間做不到。抗爭派建基的,是「香港人 vs 中共極權」這個二元對立的 assumption ,所以可以用「堅定地 all-in」的模式進行抗爭。但這説服不到我,這是「新」的元素。那肢體抗爭、癱瘓議會又如何?那是近六至七年連傳統民主派也逼住要做的事,這更加不算是新事物。

我認為,如果要為議會抗爭加添新的元素,建構議會抗爭 4.0 的模式,需要的就是去年七月反送中抗爭者所提出的「臨時立法會」。或者換個講法,就是還「會」於民,將立法會搬到民間,實現全民議政。

民主派既然可以辦得成初選,這種選舉模式理應可以演化為真正的「選舉」,讓香港人在沒有 DQ 的情況下選出自己的民意代表(參與民間立法會選舉,同時亦可以是百多萬民主派支持者對官方選舉的集體杯葛行動)。如今區議會已成民主派的天下,借埸「開會」不會是問題。民間立法會可以透過近年不斷發展的社區組織網絡,以全民共議形式,邀請選民議政,落實真正的民主諮詢及政策制訂,抗衡「官方」立法會那些由上而下的政令。那資源又如何?去年反送中運動期間的多次眾籌,其實已經具備民間徵稅的雛形。民間立法會可以由地區建設和政策開始,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順帶 FF 一下,這樣發展下去,或可演化為拒向官方交税的不合作運動)。

即使現實地說,民間立法會可能只流於「齋 talk」,這起碼是一個實驗,試驗政策制訂及議政全面民主化的實質操作方式。只要將民間政策制訂及議政程序和理念玩得熟練上手,民間自治就不再只是口號,而是一套有實質內涵的政治生活模式。

如果否決議案、肢體抗爭、癱瘓議會是抗爭運動的防守端(事實上,由 23 條、國教,到逃犯條例,民間防守向來做得不錯,只是到近期國安法泰山壓頂才被攻陷),那麼運動的進攻端除了國際游說,就是在本土層面建立屬於自己的立法會,以 duo power 的姿態,抗衡官方那個活死人舉手機器議會。即使我們未有法律上(de jure)的獨立,也能先玩熟實質上 (de facto)獨立自治。

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港警究竟知醜未?

限聚令逐步放寬,各式各樣的抗爭行動全面「復活」,警暴和濫捕的問題再度呈現於公眾眼前。資深傳媒人呂秉權剛在《明報》撰文,指內地公安現在也開始講以法限權 [註1]。即是說,目前的香港警察,可謂公安都不如。稍有是非黑白觀念的香港人都不禁要問,反送中運動至今近一年,香港警察究竟學識寫個「醜」字未?

答案可能是yes and no。

先說no,會比較容易解釋。之所以說香港警察「唔知醜」,是因為明明自己是執法者,行為卻十足十施暴者:明明自己不守警例、破壞法規,卻說自己是在維護法治、伸張正義;明明自己是暴徒,卻說自己在止暴制亂;明明自己與黑社會勾三搭四,卻說自己忠誠勇毅 …… 這些都是近一年多以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事實,不用我再詳述。

但我想說的是,香港警察施暴成癮、濫捕成風,可能正正是因為他們也「知醜」。準確一點說,是羞恥感(shame)在他們身上產生作用。

讓我們先理解羞恥感所謂何物。進化論者達爾文曾經指出,人類會臉紅是一個普遍性的現象,而人類之所以有此反應,是因為意識到一股對自身的負面評價,亦即是羞恥感。社會學家Charles Cooley進一步指出,羞恥感這種情緒/情感不是內在於個人,而是建基於個人從別人的觀點出發,觀察自身行為並意識到對方的負面評價而得出來的情感反應。因此,羞恥感是一個社會性情感(social emotion / social self-feeling)[註2]。

建基於這些分析,另一位社會學家Thomas Scheff的研究針對羞恥感在社會團結(social bonding)和凝聚(solidarity)中的作用。Scheff提到,自豪感(pride)與羞恥感是人類社會兩大基本情感。前者讓個人感受到外在環境對自身的肯定和尊敬,令人感受到心理上正面回報,催化社會整合和團結。相反,後者令個人感受到被外界懲罰和不受尊敬。由於羞恥感是建基於個人的自我觀察,其所產生出來的負面情感會成為羞恥感的來源之一,令羞恥感不斷循環地出現,成為一種病態的螺旋。情感在現代社會本是被壓抑之物,羞恥感這種負面情感自然更難以被宣之於口。羞恥感被壓抑,所演化出來的就是憤怒和敵對情緒(aggression),甚至復仇心態(revenge)。Scheff引用法德兩國在1871-1945的關係作為案例,指出兩國在1871年(德軍勝)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法軍勝)的互動,在兩國各自種下一股羞恥感,互相復仇,最後引伸出第二次世界大戰 [註3]。

由此可見,我們可以將警隊近一年來的野獸行徑,解讀為「知醜」的後果。但這種「知醜」與我們平常理解的「知廉恥」不同。「知廉恥」是個人肯直接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嘗試解決問題,而這裡所說的「知醜」則是一種被壓抑的羞恥感。警隊三萬人作為香港一分子,不可能意識不到香港市民對其越來越負面的評價,以及自身行為與大眾對於「警察」期望的巨大落差,但沒有完善的機制(例如獨立調查委員會)去分析和疏理這些負面評價的成因及自身所犯的過失,羞恥感便得不到妥善的宣洩和導向,結果不斷催生警員做出攻擊性甚至具復仇性質的行為,透過將武器公器私用、踐踏市民基本權利、羞辱記者等行徑,顯示自己比你強、比你大、比你威、比你正確。羞恥感得不到妥善的處理,反而被中共、港府,以及警隊高層以巧言令色煽風點火,將濫權濫暴說成是「維護法治」的光榮任務,甚至嘉許濫權行為,用以維繫警隊這個三萬人小型(黑)社會的自豪感,並且在內部產生過度的服從(rigid conformity)。結果是,曾經是世界最佳之一的紀律部隊,淪為政權維穩的condom。這個小型(黑)社會越來越不受730萬香港大社會的歡迎,羞恥感和復仇感不斷以幾何級數上升。可悲的是,這惡性循環仍未有停止的一日。


[註1] 呂秉權:〈從嚴治警 由香港開始〉,《明報》,5月13日。
[註2] Charles Cooley (192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註3] Thomas Scheff (1990). Microsociology: Discourse, Emo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