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關於蘋果日報和黎智英

 自蘋果日報創報以來,我已是它的讀者。但老實說,我對蘋果日報從來沒有甚麼深厚感情。我不會像某些朋友般覺得蘋果日報是公義、良知和新聞自由的化身。我只會覺得它只是一份商業為主的民粹報章。我尤其記得2011-2012年間,在梁振英「嗰朵」未係咁臭之時,蘋果日報正是在輿論層面上砌低不知民間疾苦的唐英年,然後將梁振英演繹為基層發聲的推手之一。我對蘋果日報的觀感,甚至不如某些評論員般,覺得有蘋果日報,起碼代表香港仍有「多元」聲音。我只會覺得,有蘋果(特別是體育版),生活多一點趣味;沒有它,也可以讀明報、端傳媒、立場、News Lens ……

對於黎智英,我更加沒有感情可言。對於這個人,我從來只抱一份好奇和疑惑。我總是不太明白,為甚麼中共一定要啄著這個人不放。黎智英是有錢,但絕對不至於富可敵國。說黎智英用「黑金」資助民主運動,這種論述根本只能夠用來呃阿婆。黎智英的確不時參與國際遊說,但論影響力,他在整個民主陣營中又算老幾呢?黎智英也無疑是民主運動中其中一位具影響力的人物,但在運動參與者心目中,又有幾多人是因為黎智英而被號召出來呢?

若果這仍然是2003年那個依靠大眾傳播媒介的年代,我仍可明白為何中共要針對「一報一刊兩支咪」(註:意思是蘋果日報、壹周刊、黃毓民和鄭大班)。因為那時蘋果和黎智英的確有有形的影響力。但在這個無大台、傳統媒體頂多是資訊來源「之一」的年代,我不明白為何中共仍覺得有必要對蘋果拉人封艇?

直到近期整理報章資料,我開始有些頭緒。原來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內地官媒,「三日唔埋兩日」就會以黎智英或「禍港四人幫」(即黎智英、李柱銘、陳太、陳日君,近年陳日君漸漸隱退,所以換上了何俊仁 (??!!) 的名字,夠有趣未?)為題材發表評論文章,內容大多是是甚麼勾結外國勢力、賣港、漢奸、毒果、毒媒等等。按邏輯,這些文章的讀者是內地人。這些文章的目的,除了是向內地人述說香港近年「暴亂」的「實況」和「主因」,更重要的恐怕是用來配合中共的民族主義工程。民族主義,特別是極端民族主義,需要一個「他者」作為敵人去維繫「我們」,鞏固政權認援性。正如當年德國需要猶太人,今天的中共則需要一大堆「港奸」來營造內憂外患的危機感。

美國剛剛公佈制裁真‧禍港11人的名單,中美金融戰即將開打,中共黔驢技窮,無法以同等力度的制裁來回應,唯有以「掃場式」查封蘋果,透過製造內部敵人來放大外部敵人的威脅,擺出一副「老子不怕你」的氣勢,同時合理化中共極權的存在需要。甚麼分裂國家、勾結外國勢力、國家安全,不過是幌子。

大國搏弈,港人成為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