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閨密》:不說教的女人戲

暑假檔期的電影很難選,因為不是卡通片、大路地感人的愛情片,就是大明星撐場的荷里活片。對於提材貌似破格的《LUCY》,我也沒興趣。兩個多月以來,主流電影只看過擺明是感觀刺激的《猿人爭霸戰2》及《忍者龜2》,以及因九把刀之名,看了平平無奇的青春愛情片《等一個人咖啡》,但統統難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最近一套女人戲,令我最難忘、最感動,那是黃真真的《閨密》。

黃真真的《閨密》,其實也是一套很商業化、很明星效應的電影。看看主演陣容,六名主演的男女明星,中港台三地各找兩人。這個配搭在香港觀眾的口味而言不算突出,但在中國大陸及台灣,幾乎肯定賣座。於我而言,入場當然不是為了看主演的幾位明星。事實上,我也不是黃真真的忠實支持者,過往只看過她的《六樓后座》及約半套《女人那話兒》。記憶中,黃真真不是那類技巧很高超、構思劇情很有深度的導演/編劇,但我認為她對於自己有親身經歷過、感受過的某些年齡、性別群體,拍出來的效果特別「真」,所以特別能打動觀眾。這就是我選擇入場看這套女人戲的原因。

話說回來,《閨密》這套電影,幾乎每個場口的設計都有很「商業」的考慮。例如三個女生所住的千呎連天台大屋,無論是在台北還是在中國大陸,也夠超現實。又例如電影中出現的浮誇派對、豪華跑車、沙灘演唱會,也明顯是「吸晴」之作。加上找來香港新一代電影天后薛凱琪演 Kimmy,以及找台灣小美人陳意涵來演希汶。前者以典型港女「很mean」的方式演活誘人、挑逗的女性,及後者那種嬌嗲、誇張的演繹,這套女人戲事實上也挻照顧男性口味(正因如此,我更喜歡在三人之中較為平實的楊子珊,她演的小美雖然內斂,卻更有深度)。不過,正正是這些商業化的設計,將《女人那話兒》帶點「戰鬥格式」談女性的味道拿走,從女性的日常生活、女生與女生的交往,及女生與男生的日常互動,帶出女性的自主性和獨特性,讓黃真真那些對女性經驗的書寫——一種有別於男性導演對女性定型印象——更容易入口、更打動人。

《閨密》中三女的角色設定,對自身期望、對男性及愛情的看法及價值觀,就大相徑庭,但三人湊成的閨密,卻為女性保留了她們的私密空間,而不受男性視野主導。Kimmy不相信愛情,喜歡每天和不同男士「握手」、希汶對愛情有著很受資本主義熏陶的憧憬、小美也有著少女對初戀的典型幻想,但卻不放棄自己的導演夢。三名女生走在一起,既可支持對方追求社會規範下的愛情標準,但也可如男性般大膽談性;她們的生活領域看似互相矛盾,但對方有危難時又二話不說互相支持;她們互相幫助的行為舉止看似瘋狂,但在對方眼中這又是最深入內心的支持;她們的另一半可以是男性,但也有另一個「另一半」是女性。她們彼此的性格上有著張力,但也是互相補足、支持和安慰。三位女生親密而充滿不穩定性的關係、互相牽引而接近瘋狂的故事,不僅讓女性觀眾檢視自身的生活經驗,這種複雜性也讓男性觀眾不自覺地載上另一副眼鏡去欣賞。作為男性觀眾,觀看這套女性電影,要學的不是所謂的「理解女性」,而是去除定型,謙卑地承認自己「不理解」這些從女性角度出發的愛情觀、友情觀、事業觀等等,以尊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凝視眼光,看待這些寶貴的女性經驗書寫。畢竟,現代的男女平等,不是單單指男性可以做到的,女性一樣可以做,而是承認差異、承認每個人及每個群體的獨特性,如女性的陰柔、互助、分享等特徵。因著每人的獨特性,男女都是平等的。

《閨密》此電影,可說是以瘋狂及誇張作為方法,道出生活中獨特、但不受注目的女性經驗。或許這種幾近瘋狂的表達方法、不按傳統說教式電影的出牌,是女性導演才夠膽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