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宮心計》和《富貴門》這兩套劇的劇名互相調轉亦無不可。因為《宮心計》是以富貴華麗的皇宮和明星級演員陣容為賣點,和《富貴門》的意思無大差別;而《富貴門》講述的,亦不過是一個在大銀行和大家族之內的「攻心計」故事。作為一個非電視迷,筆者無從理解為何香港人可以看兩套根本是一模一樣的電視劇看得那麼如癡如醉。
筆者曾經以為,愛新鮮的香港人會很快對這些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的肥皂劇失去興趣,而筆者亦曾經以為「大婆台」無線會因為編劇們江郎才盡,無法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劇集而沒落。當然,事實很快已經擺在眼前,無線的肥皂劇仍有市場,而它們的肥皂劇方程式:「愛情crossover華麗的演員陣容,加上打、鬧、喊」似乎是歷久常新、百戰百勝的。正所謂「愈Lousy愈鐘意」,香港人就是這樣。這似乎正正和一些研究大眾文化的學者所說一樣,為了迎合最多人的口味和取得最大的市場,肥皂劇就是以一種既單一,又乎合主流意識形態的一條「方程式」去令乎合大眾的口味,但這往往令劇集的題材和內容愈趨單一、中庸和保守。
曾經有不少人都以媒體自我審查為理由,去解釋電視劇內容愈趨保守的現象。香港回歸後,電視台製作電視劇時選材為免觸動到「某些人」的神經,必然會加倍小心,而一些含政治隱喻的電視劇如《變色龍》和《大時代》等今天已不復見。政治隱喻、同性戀(例如你到今天仍然不會看到某個角色可以名正言順地以同性戀者身份示人)、粗口(例如今天你不會像當年看《真情》般聽到「仆街」二字)等,當然是「合情合理」地被刪去,但筆者不明白的是,為何很多很普通、很平民、很大眾化又的確令人會心微笑的題材都消失得一乾二淨。其實這都是近十一、二年的事,《美味天王》、《十月初五的月光》、《大澳的天空》、《美味情緣》、《廟街.媽.兄弟》等等,都是一些取材自大眾生活和文化,而且令人看得窩心的電視劇,但這類作品今天亦很難再在電視瑩光幕上找到了。
筆者的確解答不了這條問題。唯一的解釋可能是,無論是編劇抑或是觀眾,都已經和「生活」和「本土」距離愈來愈遠了。我們再也不懂欣賞最貼身、最地道的事物。相反,我們似乎特別偏好大場面、大堆頭的製作,愈Lousy愈鐘意;而本身已經脫離了「生活」的編劇們亦當然難以從多采多姿的生活及地道文化中取材,唯有在最多人喜歡的「愛情crossover華麗的演員陣容,加上打、鬧、喊」的方程式上創作。當然,這只是筆者的胡亂推論,但當看到今天的電視劇又吵耳又煩人,而且像香港的樓宇和街道設計般,漸漸變得一式一樣,筆者的確沒有胃口去用這些電視劇去「送飯」。或許,有怎樣的城市,就有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電視劇。
筆者曾經以為,愛新鮮的香港人會很快對這些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的肥皂劇失去興趣,而筆者亦曾經以為「大婆台」無線會因為編劇們江郎才盡,無法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劇集而沒落。當然,事實很快已經擺在眼前,無線的肥皂劇仍有市場,而它們的肥皂劇方程式:「愛情crossover華麗的演員陣容,加上打、鬧、喊」似乎是歷久常新、百戰百勝的。正所謂「愈Lousy愈鐘意」,香港人就是這樣。這似乎正正和一些研究大眾文化的學者所說一樣,為了迎合最多人的口味和取得最大的市場,肥皂劇就是以一種既單一,又乎合主流意識形態的一條「方程式」去令乎合大眾的口味,但這往往令劇集的題材和內容愈趨單一、中庸和保守。
曾經有不少人都以媒體自我審查為理由,去解釋電視劇內容愈趨保守的現象。香港回歸後,電視台製作電視劇時選材為免觸動到「某些人」的神經,必然會加倍小心,而一些含政治隱喻的電視劇如《變色龍》和《大時代》等今天已不復見。政治隱喻、同性戀(例如你到今天仍然不會看到某個角色可以名正言順地以同性戀者身份示人)、粗口(例如今天你不會像當年看《真情》般聽到「仆街」二字)等,當然是「合情合理」地被刪去,但筆者不明白的是,為何很多很普通、很平民、很大眾化又的確令人會心微笑的題材都消失得一乾二淨。其實這都是近十一、二年的事,《美味天王》、《十月初五的月光》、《大澳的天空》、《美味情緣》、《廟街.媽.兄弟》等等,都是一些取材自大眾生活和文化,而且令人看得窩心的電視劇,但這類作品今天亦很難再在電視瑩光幕上找到了。
筆者的確解答不了這條問題。唯一的解釋可能是,無論是編劇抑或是觀眾,都已經和「生活」和「本土」距離愈來愈遠了。我們再也不懂欣賞最貼身、最地道的事物。相反,我們似乎特別偏好大場面、大堆頭的製作,愈Lousy愈鐘意;而本身已經脫離了「生活」的編劇們亦當然難以從多采多姿的生活及地道文化中取材,唯有在最多人喜歡的「愛情crossover華麗的演員陣容,加上打、鬧、喊」的方程式上創作。當然,這只是筆者的胡亂推論,但當看到今天的電視劇又吵耳又煩人,而且像香港的樓宇和街道設計般,漸漸變得一式一樣,筆者的確沒有胃口去用這些電視劇去「送飯」。或許,有怎樣的城市,就有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