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怎的,我媽竟然迷上了惠康儲印花換禮品的「遊戲」。無論是廚具、餐具、旅行袋……她都認為它們真的很有用、真的很「需要」將它們換回來(其實我懷疑直接到百貨公司購買,應該比不斷到惠康購物再換印花更實惠)。結果是逢星期六都有一次惠康大掃貨(因為要買夠一定金額才有數個印花),還動員了表弟及姨婆一家幫忙。表弟及姨婆一家還倒樂意幫忙,但難為的卻是我,因為每次掃貨買回來的,是一大堆我不大願意吃/喝的餅乾和飲料,包括最近一次的18包低糖維他奶(我始終認為低糖飲品是既on9又難飲的偽健康飲品)。
雖說有時買回來的東西也挻合我的口味,但其實份量多得我根本吃不完;加上不合我口味的東西也「總會有人吃」,所以每當我嘗試叫我媽不要買這樣那樣的時候,幾乎必定會被人以「你唔食咪人地食囉,況且放係度想食就有得食」回敬。但,那些食物幾乎每次都是放在家一段時間,或到差不多到期才會有人把它吃掉,以「總會有人吃」的邏輯來斷定這些食物真的符合我家需要,合理嗎?
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消費主義的確可以把人弄得「嗨嗨的」。在後工業的社會,生產商的著眼點由如何控制生產資料以減低生產成本,轉為控制一系列的新消費資料(new means of consumption),例如所謂的印花換禮品「優惠」,以吸引消費者不斷的購物來賺取利潤,無論廚具、餐具、旅行袋,抑或是「日常需要」的食物和飲料,都彷彿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哪怕只是令你感覺實在一點。
我想,這裏的重點不是要談資本家如何剝削我們(反正說太多定會被人當成是理論上腦的學究),而是反省原來我們的日常生活「所需」,全都幾乎「被定義」,而我們又大多不經思考地依照這些定義來選擇我們的生活方式:廚具要是易潔的、吃飯要到那些在開飯網多正面評價的、飲品要高纖及低糖、嬰兒吃的奶粉要令他們有便便的+要有DHA/PHD成份……。人生的各種需要,不知怎的被約化成特定的樣式,例如「健康」、「無添加」、「益智」、「多人like」等等,最糟糕的是大部分都需要我們付鈔才能換取的。
小學時老師常告訴我們,想一想非洲的兒童是多麼貧窮多麼可鄰,我們就明白平日不要浪費食物、不要吃那麼多對身體無益的垃圾食物、不要浪費金錢云云。但我始終覺得這種以想像他者的情況來判斷自己應有怎樣的生活的思考方式,只不過是場心理騙局,它根本不能引發我們去想人作為人,需要滿足的究竟是甚麼?應該滿足到甚麼的程度?我實在不明白,愈是生活在理性、文明社會的人,愈是不知自己需要的是甚麼,而要由「其他人」告訴我們。
大家想一想,下次我們吃甜品時,應該只吃十元的紅豆沙,還是到朗豪坊吃三十多元、甜到吃完要喝水的朱古力雪糕?還是,吃甜品只是多餘的環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