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一切從音樂開始

我承認,我在這一、兩年對香港樂壇的記憶近乎空白。對香港新晉歌手的認識,也近乎零。幸好,我對每年年尾的各大頒獎禮還略有所聞。一如近幾年,一眾歌手和音樂製作人除了一邊(扮)喊到豬頭地訴說在香港做音樂是如何艱難外,也總會記得呼籲一眾樂迷要尊重版權,別再下載歌曲。然而,無論林夕、陳輝陽等人如何努力,也似乎救不了這「夕陽工業」。香港樂壇,似乎只有「等死」的份兒。

沒有Marketing概念的音樂人
先說些所謂「結構性」的問題。低質情歌充斥樂壇、高質新人欠奉、樂迷「理你都傻」繼續網上下載、大量本地樂迷「轉戰」台灣和歐美歌曲……說到底,其實本地音樂人真的不太懂得追蹤「市場動態」去附合樂迷口味。馮禮慈的「從歌詞轉變看我們的愛情依歸」提到,本地流行音樂於七十年代開始成形,而情歌則成為主流。在八十年代,本地情歌「品種」之多令人乍舌。我依稀記得,就連Beyond剛出道時也要先走走主流情歌路線才正式由「地下」走上「舞台」。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後期,樂迷開始厭倦本地情歌,加上網絡的興起,本地樂壇開始變得暗淡無光。本地樂迷自始喜歡周華健、迷上周杰倫的才華和愛上孫燕姿、梁靜茹等的甜美歌喉。另一方面,BritPop和美國Boy Band也漸成本地樂迷的寵兒。

是否因為香港樂迷品味高了,才唾棄本地樂壇?其實在大部分香港樂迷心目中,R&B等同慢歌、Hip Pop等於Rap、Rock n’ Roll是嘈的代名詞、Jazz是甚麼?不知道……香港樂迷其實不太懂音樂,但他們很會挑選音樂。在台灣和歐美市場,要抒情,他們找到周董、James Morrison、James Blunt、Coldplay;要抒發少男少女心事,他們找到王心凌、Westlife、BSB;要勵志,有五月天;要發洩,有Avril Lavigne、Linkin Park、Greenday和紅遍半邊天的Muse,還有舊一點的Kiss、Nirvana和Metallica。本地樂迷,其實只是想要多些選擇,無論在歌曲題材上抑或是歌手手的唱歌技巧上。整天只懂埋怨免費下載的音樂人,你明白嗎?

Mainstream-plus殺出條血路
情歌市場已經飽和,多一、兩個周柏豪、Stephy、黃宗澤,對樂迷來說,其實已經沒有所謂。反而,他們仍然會期待林夕和Wyman的下一首神作、仍然想知道Eason下一張唱片會如何「玩野」、仍然昐望樂壇有多一、兩個像王苑之、謝安琪和方大同般的另類新人。他們造/唱情歌,同時也告訴樂迷,流行曲可以講友情、講湊仔和講保育,也讓樂迷知道原來「三粒音可以唱到六粒音」。農夫的成功,某程度上在於他們懂得將最地道的人和事,融入香港人原本並不熟悉的Hip Hop裡。與其說因為香港樂迷不懂音樂而令另類音樂在香港沒有市場,不如說其實只是一眾音樂人不懂包裝和推銷而已。試問有那個樂迷喜歡天天只有情歌和K歌的生活,更遑論要付出八十幾元去買一張唱片?

世界,其實有很多可能性。本地樂壇仍需要有Fiona、阿Sa和方力申來滿足少男少女的感情需要,更需要有更多選擇來讓樂迷享受愛情以外的「另類需要」。「吃鯨魚的人」和「囍帖街」其實很不錯,本地樂壇還是有希望的。路,一直都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