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環保是戰術

在過去八年,布殊政府雖然擁有「大國責任論」的最高話語權,但連美國自己在推動環境保護及提高能源效益方面一直都未有顯著成果。布殊政府就像慣了對其他「大國」指指點點,講多過做。到今年奧巴馬上台,美國在推動環保及發展再生能源的範疇上,亦開始擔起領導者的角色。無他,對人對己,這都是個最佳的選擇。

奧巴馬上台後,面對的最大難題當然是金融海嘯。偏偏奧巴馬最落力落實的,是一系列的推動環保及發展再生能源的政策。奧巴馬甫上台,就宣佈投資發展低碳技術,為大廈及公共交通工具添加綠源設備。最近,奧巴馬政府再宣佈要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及提升汽車燃料的能源效益,致力減低汽車所導致的污染。無疑,奧巴馬比布殊聰明。相對於布殊花上以億計的軍費去攻打伊拉克,以奪取油田的控制權的打算,奧巴馬的投資顯然有效率得多。提升「能源效益」,顧名思義就是以相同甚至更少的能源來換取更高的經濟回報。這相對於布殊政府投入更多以換取更多回報的方針明顯聰明得多。事實上,企業花錢投資環保工業,著重的當然是經濟回報。發展再生能源及低碳技術,是幫助企業開拓對環保產品需求日益增加的新興市場的重要途徑。瀕臨破產的通用汽車其中一個敗筆之處,正正是數年前未有重視消費者對小型慳油汽車的需求,以致今天在市場上被對手大幅拋離。

改善環境及推動經濟發展,固然是奧巴馬最希望達到的兩個目標。作為一個聰明人,奧巴馬的目標似乎不止於此。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美國一直以來都主宰了國際金融及政治的話語權。但美國現時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地開始提出究竟應否繼續由美國「領導世界」的疑問。這邊箱美國被金融海嘯轟得體無完膚,法德兩國又一起指責美國是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另一邊箱,中國又提出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作為儲備貨幣的角色,期望挑戰美元作為各國主要儲備和貿易貨幣的地位。奧巴馬在此時提出推動環保及發展再生能源,令美國擔起了可持續發展及保護環境的先驅者及領導者角色。環境、經濟的雙嬴局面亦正正是世界各官方及民間團體希望看到的。大家都喜歡談大國責任,美國這次挍盡腦汁保護地球環境及為全球長遠經濟發展謀出路,可謂「盡足大國責任」。又一次,美國擔當了世界的領導者。「巧合地」,提升能源效益原來是美國改善環境的重要一步,而生產環保車又正正是美國將近崩潰的汽車業的救星。原來,美國的「盡責方程式」是結合國際利益和自身利益。奧巴馬的環保政策,是一舉三得。

另一方面,當低碳技術及再生能源等環保科技成熟後,世界各國對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的依賴自然大大降低,我們可預期由能源危機所引發的地區性衝突,如美國攻打伊拉克般的石油政治戰爭及最近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糾紛可望漸漸減少。當石油不再是國際關係及經濟首要考慮的議程,地緣政治將會揭開新的一頁。也許奧巴馬未必會其任期內看到這些轉變,但姑勿論環境會否因發展低碳技術及再生能源而大幅改善、企業會否在金融海嘯下因發展環保科技找到新出路、中東局勢又會否因此而改善,奧巴馬都會是歷史上推動環保革命的第一人。

今天,推動環保已經不可能是一國之事。我們發現奧巴馬的環保革命不單單是一個針對改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方案,亦是一個對世界經濟及地緣政治都有深遠影響的革命性政策。今年十二月在哥本哈根舉行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會議,除了有機會讓各國元首「update一下」京都條約的內容外,還可以讓各國開始爭奪對「環境保護」的話語權。

參考資料:
Obama to regulate 'pollutant' CO2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8004975.stm

Obama to curb vehicle emissions
http://news.bbc.co.uk/2/hi/americas/8056908.stm


P.S.
現代文明隨著工業革命而來,而人類的生活亦隨著科技的發展而大大改善。二次大戰之後,急速工業化雖然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舒適生活,但事實上過度開採能源、大量燃燒煤及使用石油,卻直接產生大量溫室氣體,令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倒頭來,摧毀人類文明的可能會是工業和科技。不得不承認的是,人類過度生產及消費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近二、三十年資本主義主導的「光輝歲月」,無疑是靠機器推動出來的。無論是福特主義底下的大量生產,抑或是為了迎合小眾市場的生產模式,依賴的都是機器,而機器所需的,正正是石油、媒及天然氣等燃料。當然,我們不是要轉為過著馬克斯所說般「日間耕田釣魚,晚上吟詩作對」的生活。我們需要的是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更有效益地使用能源,保護環境,不要下一代來給我們「還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