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角下邨(牛下)清拆在即,繼藍屋、天星和皇后碼頭等文化保育議題之後,再牽起一段本土文化熱潮。不少攝影發燒友都趁牛下仍「健在」時,急急拿起相機,去記錄低這香港早期公屋的面貌。平時不是特別愛好影相的市民,也響應這鼓熱潮到牛下湊一湊熱鬧,說「體驗香港舊生活」、「回味香港集體回憶」云云。彷彿,大家都再一次為這「消失中的香港式生活」而慨嘆,為「被毀滅的本土文化」同聲一哭。
在「發展主義」的洪流下,香港不少舊區被推土機輾過,很多特色街道也被納入重建計劃的議程內。種種客觀因素包圍底下,一方面很多「疑似港式茶餐廳」(如翠華)及「懷舊建築物」(如西港城)不斷湧現,另一方面「深水步唐樓」、「香港最早期公屋」、「舊區小店」及「奶茶+菠蘿油」等則一躍成為本土文化「必不可少」的代表。原來是不告別也不發現。原來是多得重建,才令我們重新認識香港,定義何謂(何謂不是)「香港特式」、「本土文化」。然而,當太多「特式」充斥底下,我們可否停一停、想一想,為何這是「香港特式」?當「因為它有價值有集體回憶,所以值得保留」成為文化保育的抗爭的論據,這樣又是否存在太多漏洞?
如何令本土文化的論述更實在、更豐富,的確是個大難題。又,要在本土論述中堅持某些價值的重要性,同時避免跌入將本土論述本質化的陷阱,亦是學者們爭論得面紅耳赤的話題。
梁款語,要延續新一代本土故事,在論說層面,要言之有物;在技術層面,要有根有據;在大眾層面,要貼近民心。言之有物,在於清楚認識香港歷史的回憶與詮釋。集體回憶,人人不同,而每人對歷史的詮釋亦有差異,所以要得到集體共識去決定某些本土價值的重要性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將不同對集體回憶的詮釋結集起來,再與本土歷史和現今的發展模式加以整合,是挑戰香港政府「發展主義」的重要武器。在技術層面有根有據,在於集合民間智慧,配合民間團體或非政府組織的力量,為社區發展訂出發展和資源分配的替代方案。在大眾層面貼近民心,在於走進民間,體驗最真實的生活(而非純粹像遊客般以Tourist gaze來「睇」驗生活)。
補充一點,我認為知識下放亦是延續本土論述的重要一環。要將本土文化、保育等概念灌輸予社區百姓及公眾,讓大家明白所謂何事,才能真正動員公民社會的力量。這樣,大眾才會認真對待本土論述,在面對本土文化、文化保育等議題上顯得有心有力,而非停留在「因為它快要消失所以別具特色」或「因為有特色所以要保育」等吹水邏輯上,亦能避免不知如何將本土價值定位的困局。
本土論述,不應只是「吹吹水」;文化保育,應該有根有據出心出力。否則,香港只會出現一個又一個像「深水步唐樓」、「上環懷舊建築物」、「正宗港式茶餐廳」等供本地及外國遊客觀光的疑似博物館。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