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香港有沒有可能出現米高摩亞和米路吉遜?(下)

近年來,不少人都會發現香港的主流電影大都不會觸及到政治不正確的題材。然而,當我們追溯香港近年的電影發展史,我們會發現曾經有一段時間,香港的主流電影都毫不避忌,尖銳地回應當下社會及政治的議題。但九七之後,無論在題材及風格方面,香港的主流電影都愈趨保守。

在八十年代出現的新浪潮出產了一班「很香港」的導演,當中包括徐克、方育平和許鞍華等人,而他們亦透過電影表達了對香港社會和文化的不滿和無奈,並對那個時代作出最憤怒的呼叫。新浪潮之後的一段時間,以周星馳為首的一眾導演和演員都喜歡以黑色幽默的形式來諷刺中國及香港的社會及政治問題,當中為人較熟悉的有《國產凌凌柒》及兩套《西遊記》。

可惜,當香港越來越接近回歸中國,香港主流電影亦越來越「收斂」,而九七之後,無論是像新浪潮時期中「明刀明槍」對社會咆哮的電影,還是像周星馳等人製作的「暗串」時弊及政客的電影,都在主流電影間消失得無影無踪。自此,這類電影似乎都只可以在非主流製作中出現。

這類所謂「政治敏感」的電影被逼至獨立電影的圈子裏最主要原因,莫過於是對內地市場的考慮。現時香港的電影製作要賣座、買賺錢,內地市場就是最大的「金礦」。正如電影公司大老闆林建岳所言,「內地市場幾乎佔一部電影的四、五成budget,如果你不要內地市場,便相對失去了四、五成budget!這是一個取捨的問題,不是creative的問題」。即是說香港的電影製作除了要過香港的電影分級審查,還要過內地的電影審查。在這樣的情況下,試問還有那些電影還會不知好歹地觸及那些「敏感」的題材。這即是說,要麼你便像杜琪峰般出名,將製作分類為「可以返大陸」和「不可以返大陸」,在失去內地市場的情況下都有能力生存,要麼你便要「曲高和寡」地去製作小本的獨立電影。

沒有在內地市場的收入保證,一般電影公司老闆大多不會支持太過「另類」的創作,而有心製作與別不同的電影的導演,亦只得靠藝發局或電影發展基金等來製作小本的電影。可惜,藝發局只能支持電影製作的一部分成本,而電影發展基金亦往往幫不上忙。曾經有報道指製作人申請電影基金獲批後,錢仍遲遲不到位,而另一方面,電影基金收支分戶的問題亦令申請人面對有錢不能用的問題*。即是說這基金對獨立電影製作人根本沒有幫助。電影的賣座程度及知名度往往與製作資金及製作規模掛鉤,因此這些另類電影的確難以在主流電影市場佔一席位。在難以得到大量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這班夠膽觸及「政治敏感」題材的導演能製作出高質素的電影已經很夠難,更遑論要在主流電影市場生存和吸引大量觀眾,因此觀眾現時很難在各大院線上映的主流電影中發現像新浪潮電影般「令人驚喜」的作品。

我們不得不承認,現時香港的主流電影的確是越來越「悶」。在種種因素影響下,一班能像米高摩亞和米路吉遜般夠膽以尖銳手法製作「另類電影」的電影工作者尚可在獨立電影的圈子中生存,但如果要像他們般又紅又賣座的確是有點痴人說夢話。香港的電影圈要百花齊放,就一定要容得下另類題材,而不是讓這些題材長期埋沒於小眾的獨立電影之中。

*詳見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328/4/beqf.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