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鏡頭前的把戲

筆者近來閒在家中當量地官,上網找了「本地政壇新星」季霆剛作客由鄭經翰主持的《星期日大班》的短片來看。一如大家所料(也許也如季霆剛本人所料),鄭大班在節目中串盡季霆剛。無論是衣著品味抑或是季霆剛由公民黨轉投民建聯的風波,季霆剛可說是毫無招架之力。如果季霆剛回家後好好研究一下傳播媒介的遊戲規則,他以後或許可以更安穩地在政治世界中生存。

自從電視面世之後,不少研究傳媒的學者(如Neil Postman)認為政客不再需要以印刷媒體面向公眾,向公眾解釋其施政或政治理念,而著重理性及邏輯思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政客透過電視以嘩眾取寵的表達方式和能為觀眾帶來感觀刺激的肢體語言,來吸引大眾的支持和喝采。這種傳播媒介的轉變,除了窒礙觀眾理性和邏輯地分析訊息之外,亦為不少政客提供了一個表演的場地。懂得利用這表演舞台的人,自然得到大眾的注目和支持。

有了電視這絕佳的傳播媒介,讓城中名人露面曝光的清談節目和人物專訪節目大量湧現,而《星期日大班》亦當然是其中之一。但姑勿論《星期日大班》每星期邀請甚麼嘉賓到訪,這節目的主角從來卻只有鄭大班本人,而不是來訪的嘉賓。這點大家只要看一看節目名稱便清楚明白。而鄭大班最為人熟悉的是甚麼?是他不留情面地串盡城中的人和事的風格。這樣說的話,《星期日大班》這節目是「set定炮台」讓一眾來訪的嘉賓被鄭大班「串」。

如此看來,「本地政壇新星」季霆剛在節目中受鄭大班魚肉是無可避免的事。但大家只要看看他在短短半個多小時之內由趾高氣揚變成極度無奈,就知他根本不明白整套遊戲規則是甚麼。由節目一開始鄭大班批評他的衣著品味,到鄭大班說他在大學選修法律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再到重頭戲鄭大班批評他由公民黨轉投民建聯是機會主義者所為,鄭大班都是佔盡上風,甚至可說是佔了整個節目的話語權。季霆剛雖然很想說明衣著品味是主觀這個道理,也很想在鏡頭面前說出他眼中的公民黨是何等不濟,但他從來都沒有察覺到,話語權根本不在他手上。這是因為《星期日大班》不是立法會,不需要講平等的發言權利;《星期日大班》也不是立法會選舉節目,不需讓你慢慢說你的道理。《星期日大班》是鄭大班嘩眾取寵的舞台,不是季霆剛在鏡頭面前談偉論和為自己「洗底」的場合。

如果季霆剛是想透過上《星期日大班》和鄭大班交鋒,來為自己「洗底」和為自己建立知名度的話,他也許選錯了場合,而且未免太不了解遊戲規則。只要掌握不同傳播媒介的特性和觀眾的心理,傳媒往往是政客最有力的武器,尤其現在是「web 2.0」的時代,傳媒的威力更是倍增。大家只要看看黃毓民選擇何時在鏡頭面前擲蕉,何時將自己的觀點說之以理便一清二楚。至於不懂得利用傳媒的人,往往只會在網絡上醜事傳千里。要成為政客,季霆剛除了要聽黃毓民說「喝多幾年中共奶水」之外,當然還要好好了解傳媒的遊戲規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