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二零零九年八月二日《明報》 文:蔡偉略
美國是帶領全球追逐效率的國家,利用高效率製造「美好生活」,什麼都要方便、快捷,用最省時省力達到預期目標:便利店、快餐店在高舉效率的美國中發迹絕不稀奇。在交通網絡及工具的設計上,非高速公路及汽車莫屬。亦因着美國許多城市設計所提供對汽車的方便,美國人已養成以車代步的習慣,即使路程不遠,必然會選擇汽車代步,加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及寵幸汽車的停車位政策,讓開車及泊車變得非常方便,也推展了繁盛的汽車文化。
然而美式的汽車文化是否現代文明的唯一選擇?是否只有不斷增加交通道路網絡,甚至不惜填海造地(因此失去了天星皇后)、向郊外及遠離中心的地區伸展(因此可能會失去了以農為生的菜園村),才能打造現代的優質城市生活。我們又因此是否仍要將自身的健康成為祭品,繼續忍受主要由車輛排放的懸浮粒子及氮氧化物?又是否仍然接受「歧視行人」、街邊小商舖的道路設計?或是否繼續容忍道路網絡造成的封閉,還是願意打開一度活潑開放的城市移動空間?
荷蘭人的公共交通工具——單車世界上居然有國家嘗試解答以上的問題,在自己的國度實踐出有別於美國的另一種現代文明交通政策,而且已發展了30 多年,並將經驗及相關研究成果毫不吝嗇地展示。那國度,就在荷蘭。而秘密,就是單車。
荷蘭並非要一面倒的排斥汽車在道路行走,而是容讓道路有多樣性的流動工具,相互兼容並蓄,發揮所長。早在1976 年,荷蘭政府已察覺到大量的汽車在道路上行走及過分依賴汽車,會對於一個城市的宜居性(liveability)造成威脅,故此在交通政策上展開了一項單車友善政策(Cycling friendly policy),務使各地的城市設計,嵌入適度的路徑、道路及停泊設施予自行車,讓單車及汽車的道路涇渭分明,以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並藉此建造人車平權的城市。隨後的20 年,荷蘭城市的交通意外數字下降了75%,但政府的單車政策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她於90年代開始在國家交通策劃(National Mobility Plan)中展開其「單車藍圖」(Bicycle Master Plan),使單車在交通工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並投資40 億歐羅要求各地方政府實施單車共融政策(Cycling-Inclusive Policy),令該政策在全國城市之中遍地開花。其中一項政策的具體內容,是要求不單在一些主要交通紐帶中設置有管理的單車停車場,在公共交通工具裏頭還要設置可以容納單車及騎車人士的空間,例如在列車之中安排一卡單車車廂、巴士的車頭或車尾上裝設可放置單車的車架、設置室內停車場並輔以更衣室等等配套。
「停車熄匙」不治本
使用單車作為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首先帶來的效益是改善城市的環境。我們知道,汽車排放的有害物質對於空氣質素造成很大的破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大約有300 萬人死於有關空氣污染而患的疾病。但「停車熄匙」的推廣及引入電動汽車並不是治本的方法,只會繼續鼓勵市民使用汽車,繼續消耗能源。相反,使用單車是不消耗燃油的交通工具,大量減少排放二氧化碳或可吸入的懸浮粒子。荷蘭的單車共融政策,帶來的是綠化的社會。因為單車是沒有蓋頂的,故此需要在合適的單車道路兩旁種植樹木帶,為騎單車的市民提供遮蔭的作用,間接為城市帶來綠化的環境,改善了城市的景觀。
使用單車作為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首先帶來的效益是改善城市的環境。我們知道,汽車排放的有害物質對於空氣質素造成很大的破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大約有300 萬人死於有關空氣污染而患的疾病。但「停車熄匙」的推廣及引入電動汽車並不是治本的方法,只會繼續鼓勵市民使用汽車,繼續消耗能源。相反,使用單車是不消耗燃油的交通工具,大量減少排放二氧化碳或可吸入的懸浮粒子。荷蘭的單車共融政策,帶來的是綠化的社會。因為單車是沒有蓋頂的,故此需要在合適的單車道路兩旁種植樹木帶,為騎單車的市民提供遮蔭的作用,間接為城市帶來綠化的環境,改善了城市的景觀。
有了較綠化的生活環境,隨之而來的較為健康的身心。
其實香港城市人口近年來喜歡到室內健身室做運動,對於「單車機」的使用尤為熟悉。如果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都能與單車同行,相對於氣喘喘的趕到健身房,會否更有效益?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在一個介紹荷蘭單車共融政策的片段之中,有兩位年過60 的女性長者,半生都是騎單車往返工作、探朋友、買東西,退休之後打算騎着單車遊覽自己國家的每個城市。當我們看到片段中展示她們靈活的軀體,跳脫地駕着自己的單車,車尾擺放着背包,走自己喜歡的路時,會想望這也可能是我們的未來嗎?You-bike 微笑單車借鏡台灣最近筆者就到過台灣走一趟。在台北,她們有「You-bike 微笑單車」;在高雄,她們有「C-bike」,可以在甲處借、乙處還,鼓勵市民及旅遊人士在市內使用單車;在誠品的運動分類的書架上,最當眼的位置都是放着一整排有關單車及單車環台的工具書;在捷運系統,她們有單車車廂;道路使用方面,她們有自行車通道;關於旅遊發展資訊,政府新聞處印有「單車Tour 高雄」,讓旅客可以如何安全地騎單車遊覽城市及接駁市內其他交通工具等等。
香港,可以嗎?
當然,要在現時香港的環境之中實踐單車友善政策,並不是觸手可及的事。不少論者提出香港氣候潮濕、文化差異、道路斜道的行車困難、行人汽車道路分配及單車保險等問題,這些問題在荷蘭的單車友善政策手冊中亦有討論,並提供了可參考的解決方法,例如教育市民如何穿著合適布料的衣物來抵禦潮濕炎熱的天氣、為單車裝上小型摩托來行駛斜道、路旁種植樹木帶為單車駕駛者「遮陰擋雨」等等。但要認真實踐開來,委實是一個改造香港文化的大工程,當中所涉及的城市規劃、社會價值、教育、環境保護等意識轉向,也並非朝夕的事。希望我們將來的城市領導者,能以一種新的建設城市的遠見,集中能量於要解決的問題的本質上,為我們未來做好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