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火連綿,和平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曾經有人說,以色列是中東的禍心。作為中東版圖之內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及信奉猶太教的國家,以色列就像和整個阿拉伯世界角力,而這場角力就引來美國對中東內不少伊斯蘭國家的「粗暴干預」。始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一直都是中東地區之內最引人入勝(或最令人唏噓)的連續劇。
不是正義與邪惡之戰
二次大戰之後,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開始興起,猶太人開始響應號召回到《聖經》之中的應許之地--巴勒斯坦地立國。然而,這塊巴勒斯坦地,早已住滿了巴勒斯坦人。要在這塊土地上立國,即是要把該處的巴人統統趕走。在猶太人心目中,他們才是巴勒斯坦地的主人,巴人根本不應該在這裡出現。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之後,以色列正式在巴勒斯坦地立國,而以色列更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後,分別從埃及和約旦手中取得近月再度戰火連天的加沙和約旦河西岸。自此,以色列便在美國大力援助下在巴勒斯坦地迅速建立其「主人」身份及軍事力量,即使巴人佔了這土地的七成人口。
多年來,以色列一直在有大量巴人聚居的西岸(West Bank)興建猶太屯墾區,為的是一步一步將巴勒斯坦自治區弄得支離破碎,令巴勒斯坦在地理上根本沒可能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在西岸的屯墾區及檢查站亦大大打擊了巴人的經濟和日常活動。此外,興建屯墾區也幫助以色列控制了水源,令猶太人可享受這在沙漠地帶的重要資源。另一方面,為了重奪聖城耶路撒冷,以色列總理沙龍曾下令軍隊硬闖東耶路撒冷的清真寺,而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興建屯墾區,目的就是為了將巴人逼出這個伊斯蘭教徒也視為聖城的地方。以色列一連串的建立勢力的活動,催生了世人視之為恐怖主義組織的哈馬斯、阿克薩烈士派和法塔赫等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結果,就是昨天哈馬斯送猶太人幾支火箭炮,今天猶太人便對準你的房子射一枚炮彈,明天哈馬斯再以自殺式炸彈還擊。總之,有你便沒有我。
最近,在美英兩國調停下,以巴雙方似乎有望再次達成所謂的協議。可是,對於以色到來說,要他們停止在西岸興建屯墾區的大前提是巴勒斯坦要先承認以色列是一個猶太人的國家。這即是說,巴人必先承認猶太人是這塊土地上的「主人」。另外,要以色列停建屯墾區是可以的,除非其他國家不干預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任何活動。另一邊廂,巴人也說除非以色列停止所有興建屯墾區的活動,否則他們不會妥協。
神的教誨往了哪兒?
也許流亡的歷史令猶太人這民族充滿悲劇性,但卻正正是這段流亡史和被屠殺的經歷,令猶太人明白立國的重要性,和懂得將自身的悲劇變成政治籌碼的技倆。一般人可能會問,《聖經》不是教我們要愛人如己嗎?然而,須知道的是猶太教和基督教在信仰和對《聖經》的解讀上其實有很大分別,例如猶太教認為《聖經》的新約和《希伯來聖經》(即《聖經》的舊約)有衝突,而猶太教亦不認同耶穌就是《希伯來聖經》中的彌賽亞(即救主)。因此,我們不能單純以基督教的角度來理解猶太人的行為。雖然如此,但如果借《聖經》的舊約來評價這場沒完沒了的衝突,我們仍會質疑猶太人的行為是否合乎《聖經》的教誨。《聖經》的十誡說,「不可殺人」(第六誡)和「不可貪圖別人的房屋,也不可貪圖別人的妻子、奴婢、牛驢和屬於別人的任何東西」(第十誡)。但我們今天看到的是猶太人奉神之名肆意殺害巴勒斯坦平民、侵佔巴人土地和壟斷區內資源。這些不正正就是徹頭徹尾「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第四誡)嗎?
至於巴勒斯坦人,則一直打著伊斯蘭教聖戰(Jihad)之名以暴力對抗猶太人的暴力。對穆斯林來說,武力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能使用的,而使用武力的原則是要將傷亡減至最低。但事實上,與猶太教和基督教同屬亞伯拉罕諸教的伊斯蘭教最終仍以倡導仁愛、公義和和平為大原則,而所謂聖戰亦不過是一種保護伊斯蘭免受侵略和消除暴力與不公義的一種手段。即是說,別人打你一拳,你要先勸導他而不是立即還以顏色,到必要時你才可以還他一拳,而且那拳不可以比別人打你的一拳大力。可是,如今我們看到的哈馬斯、法塔赫等打著聖戰旗號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又有否依著《可蘭經》的教誨,以最低武力來換取與猶太人和平共處,而他們所做的又是否以公義與和平為最終目標?
如果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爭是緣於宗教衝突的話,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對他們的宗教過份狂熱,還是他們根本誤讀了《聖經》和《可蘭經》?到了今天,要解決以巴衝突,不是將他們各打五十大板就可以讓他們和平共處。我們只能期望有一天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能真正受他們的神所感召,以土地換和平。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