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捧台灣電影場,看了《陣頭》的特別放映場。老實說,故事並不吸引,只是老掉了牙的青春/勵志情節,但電影令人感動的地方在於它對台灣民俗文化的深度描寫。對台灣社會有基本認識的人都會感受到,台灣人不僅重視本土文化,更會為當地的文化而感到驕傲的。回家途中在想:香港有沒有可能打正旗號以本土文化為題材拍一部電影?近年香港有幾套電影都側重描寫本地的街頭風景,但一時間我只想起曾翠珊的《大藍湖》是重點描寫本土文化的。大家可能會想,香港的文化沒有台灣的那麼深厚,我們的文化又沒有人家的那麼有特色,所以很難以香港本土文化作題材的。但這樣說,其實有點不合情理。以「正統」歷史觀來看,香港開埠一百六十多年,而台灣「建國」才六十多年,我們的文化底蘊如何計算也不會輸給台灣吧。那究竟是香港真的「冇文化」,還是我們對本土文化不夠重視?
提到本土文化,大家都很熟悉長洲太平清醮、舞龍、龍舟等傳統文化,而這些文化傳統/活動亦已獲政府「看中」成為旅遊推廣項目。但事實上,本土文化的厚度一定不止於此。廣義來說,文化是一種生活經驗,經言語、文字、活動,及不同的象徵符號所傳承。因此,除了上述提及在香港流行的文化傳統/活動以外,本土文化必然也包括街頭巷尾的茶餐廳、深水埗的非洲及南亞社群、灣仔的喜帖街、廟街的小販攤檔及妓女……這些本土文化之所以值得尊重及重視,是因為它反映了社會裏不同社群的生活形態、人與人的之間的交往方式,以及社會的面貌。我們自小接觸的都是「勝利者的歷史」,據這些歷史論述所說,香港的文化就是「勢利文化」和「冇文化」,因為香港在「一百六十多年」歷史之中從來都是扮演經濟城市的角色。我們在日常生活所累積的寶貴的本土文化,從來被這些主流論述所活埋,它們和我們的距離就是「這麼近,那麼遠」。其實香港不是「冇文化」,只不過這些文化很多時候都在我們的視線範圍以外。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及生活形態如此輕視,又怎能像台灣人般敢於以電影等表述方式,向外展示本土文化?
實不相瞞,有時覺得香港人「感受」文化的能力很低。我想,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香港人對主體性探討仍有待加強,所以暫時很難像台灣人般,懂得從自身角度及生活經驗出發,審視本土文化的多樣性及價值,而上述「勢利文化」的主流論述或多或少亦令港人與日常生活的人和事產生疏離感。不知道將上任的文化局局長會否將「提升香港人的文化視野」視為任務之一,但肯定的是文化局局長必須有能力「感受」本土文化的多重厚度,並懂得尊重主流論述以外的文化論述,以免將香港文化本質化為「表演藝術」/「中國傳統習俗」/「具經濟效益的文化活動」。要做到這點,文化局局長當然必須具備自由的價值觀(這是最基本的)。因為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只有擁抱自由的價值觀,才能尊重、包容及欣賞不同的文化活動及論述。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