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有需要調節室溫嗎?

冷氣機這東西,早就成為每家每戶,以至每個室內空間必備的東西。說它是「科技進步」的象徵,絕對是過時。

天時暑熱,沒有人會不喜歡行街中途走入冷氣大開的商場享受一下;回到家,開大冷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筆者居住的屋苑,是典型的「蛋糕樓」(父母喜愛買這種樓,我也要被逼住在這兒),即樓下有大堂,要坐升降機才能上到墩座,再走一段路才能到達所住大廈。筆者曾經仔細觀察過整個屋苑的空間設計,原來由樓下大堂到墩座的升降機大堂,再到大廈大堂,全部都是有冷氣的地方(除了由升降機大堂到大廈大堂那段路)。筆者也曾經詢問過屋苑保安員,有沒有方法不經那兩個冷氣極凍的大堂,由地下一層直接行樓梯至墩座一層。得來的回覆是,只可以坐升降機,沒有樓梯可供使用,同時也意味著回家只有一條「冷氣路」(其實沒有樓梯也是不合理的,但筆者在此暫且忍手,不批評這設計)。事實上,如果要處理「衣、食、住」而不想行太遠的話(通常中產屋苑附近,方圓二百米都是四野無人的),就只可以到屋苑商場。這也代表,一日三餐,加上購物、娛樂(會所)、運動(健身房),全部都逃不出「冷氣房」。

筆者試過兩次到街上(對,不是有冷氣的健身房)跑步之後,因為抵抗不住屋苑三個大堂的冷氣而病倒了。其實,除非我選擇不回家,否則在冷氣下吹到病是避無可避的(在夏天,很難待身上汗水完全乾透才進去)。

冷氣,在內地叫做「空調」,即air-conditioner的直譯。但冷氣在香港的全面普及,似乎與室內空氣是否需要被調節沒有甚麼關係。在歐洲,夏天的日子也經常超過三十度,但去過歐洲的人都知道,歐洲人是絕少使用冷氣的。雖然同是現代社會,但在香港,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商場、商店及食肆的冷氣機都是長開的。這似乎說明了,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冷氣不單是一種必需品,也是一種作為現代人「應份的」享受。對那些住在大型屋苑的中產來說,華麗的屋苑大堂是一種用來區分住宅級數的必要的身份象徵,無所不在的冷氣供應當然是「基本東西」。

「調節室溫」所指的,是自然的空氣及自來風令人感覺不舒服,而需要人為的調控。我們無必要全盤否定以冷氣調節室溫的需要及好處,但當我們太過習慣冷氣機調控出來的「冷/清涼」,我們似乎也逐步喪失感受「熱」的能力。人本應有能力適應自然環境的冷與熱,而不需依賴現代科技所為我們調控的「合適溫度」。冷氣的原初功用,不過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減低悶熱感,而不是讓人長期處於同一溫度下工作或生活。如果這些現代科技是用來改進人類生活,那麼因為冷氣的出現而令人一日十多小時都被關在密室內,不能開窗讓天然風帶走室內的混濁空氣,而令人患上各式各樣的呼吸道疾病,不是本末倒置是甚麼?那些生活在中產家庭尊貴的小孩,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冷氣房裏生活,他們的身體會變成怎樣?據聞,當年人們如果多些打開窗門讓空氣流通,SARS的殺傷性未必那麼強勁(當然,這類「不科學」的研究,在現代社會是不可能受重視的)。

冷氣機這種現代科學的產品,無疑令人感覺舒適一點(這很視乎你如何界定「舒適」),但科技所帶來不合理性、非人性化的生活也是需要檢視的。歐洲人早在二十年前已提出反思性現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意指現代人需要反思科技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及對人類的危機,並重新檢視所謂「進步」的定義。香港其實早已過了高增長、高速經濟發展的年代,追求的理應是進步的「質」,而非「量」,以及生活素質的整體提升。沉醉於使用現代科技時的「享受」、不真正反思生活與生存的需要,以及迷信現代科技帶來的所謂「進步」,是將自己與自然隔絕(一個月一次去郊遊行山解決不到真正的問題),也是以科技摧毀現代社會的死亡之路(冷氣機會排放廢氣,只會越用越「熱」、地球繼續受破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